論壇與專欄 〉
蘋論:洪秀柱代表誰 焦點評論:洪秀柱的奇幻旅程(游盈隆) 蘋中信:台灣經濟總算爬到隧道口(謝金河) 選前到選後 美國呈現什麼新局(邱師儀) 孩子需要的是愛 不是一夫一妻(黃楷翔) 新竹需要國際展演中心嗎(陳孟瑜) 教官退出校園之後的新景象(張惠博) 《蘋果論壇》徵稿
分享到 Facebook
分享到 Plurk
分享到 Twitter
新竹需要國際展演中心嗎(陳孟瑜)
2016年10月29日
更多專欄文章
新竹市政府有意將世博天燈館後方土地規劃為國際展演中心,黃安 白狼拍胸一路護送 激眾怒 友憂返台安危,並將依據《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於11月1日舉辦公聽會。「良禽擇良木而棲」這句俗語經常被政府改為「築巢迎鳳」。也就是說,【有片】華航空服員苦戰抗議 背後辛酸他說…,先築了巢、鳳自會來。新竹市政府大概也是這麼想的吧:築了一座展演中心,馬林魚拒染茲卡病毒 取消移師波多黎各,新竹自然會發展出與展演相關的商機及企業。表演藝術產業難撐這個推論似乎順理成章。然而事情真是如此嗎?台中新落成的國家歌劇院美則美矣,台灣九人考取國際裁判 錄取率創新高,但人口比新竹多上數倍的台中,是非多 求神保祐,仍支持不了表演藝術相關產業,日本山梨縣隧道驚傳崩塌意外 3輛車遭土石擊中起火,落入需要向中央求援的窘境。苗栗的苗北藝文中心於2011年光鮮落成,擁有1090席的演藝廳,苗栗財政拮据,可以想像維護這個空間的預算是多麼沉重的負擔。
這兩個都市的經驗提醒我們:新竹地區有足夠多,願意掏腰包的藝文人口嗎?還是要靠政府一直補貼,將門票收入降低、甚至養成民眾只看免費表演的習慣?新竹到台北只要1小時,台北的選擇更豐富多元,新竹有什麼辦法將人留住呢?國際展演中心蓋了後,新竹市文化局還有補助本地藝文團隊和民間小型展演場地的經費嗎?會不會從此本地藝文團隊更雪上加霜、營運困難?
最重要的,作為硬體的展館必須有周邊的會展產業來支持,包括會議、展覽、活動、旅遊、交通設施。試問新竹地區有支持展覽與演出的相關企業嗎?有積極推動會展產業嗎?會不會到最後都是台北製作、運送新竹,新竹只賺到最末端的場地費跟門票收入呢?
新竹市政府既然將召開公聽會,應提出合理可信的數據與策略,針對以下問題說明:市政府要如何提升願意買票看展演的人口數量?市政府會每年編列維護預算予承包的廠商,或者全由承包廠商自付?會展產業是火車頭型的服務業,可帶動周邊經濟效益,市政府有相關推動、扶持計劃嗎?
蹈世博天燈館覆轍世博天燈館也是依據《促參法》,政府興建完成後交給民間財團經營,最後不堪虧損,提前毀約出場。請問,這次再依《促參法》興建的展演中心,市府又有何信心不會重蹈覆轍?市府仍要每月按利支付銀行當初興建世博天燈館的費用。如果可以省下這筆費用,拿來補貼國中小學童營養午餐改為有機食材,或者多蓋幾所公托、公幼等等,不知道該有多好。可惜,這些想法都不可能實現。試問,再來一個國際展演中心,會不會扼殺掉新竹更多的可能?
新竹公共空間公民參與協力社共同發起人
有話要說 投稿「即時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