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老社區 蘆竹湳 飄藝術香 魅力再生

頭條要聞 〉
     縣府放任 農場違法經營39年 4口戲水3死     村民:大家都知農場違法     屢罰不怕 後天搶市 UBER推機車送餐     美法盛行 港推「步行送餐」     中山女高生活圈景觀小宅 單身&頂客族的最愛     搶外送商機 生熟食都能送     凌晨0至6時掛急診 部分負擔不漲     百萬人趕朴槿惠下台     浦項老董 涉圖利遭查     歐巴馬擱置TPP 我不放棄加入     反川普遊行 1人中彈     目睹蔡上任後遭打壓 川普顧問批中國霸凌     川普不避嫌 子女加入政權交接團隊     八煙封村首日 宗親互譙     靠Picoway皮秒雷射 甩28年雀斑美披嫁紗     原味聚落 是聯合國「里山倡議」會員     二董長女歸寧 富邦砸千萬     食神臉書直播喊冤 嗆網友「槍斃你們」     盲男拉琴 捐百萬助貧童     被說眼睛可怕 許清閔加倍努力     棄醫畫人體彩繪 美女創意拼出頭     全球僅1輛 台灣人好狂 買走億元超跑     苗栗老社區 蘆竹湳 飄藝術香 魅力再生     補助「換血」恐害人力斷層     網購詐騙 蝦皮1周66件最多     明起新油價     善警助通緝犯 遭騙無悔     跳3米深潭戲水 國三生溺斃     遭控佔國有地 王貴雲拆200坪屋     持菸縱火燒油漆行 前員工害2命收押     狼姑丈狎8歲姪女 栽在真心話大冒險     11月11日 《蘋果日報》網站 每天統計速報     聽川普當選胸痛 小心焦慮症     廢棄藥品 切勿當一般垃圾丟     天氣回暖 日夜溫差可達12℃     別再PPAP了!聽的好藍瘦!     審1例1休 綠喊「周四出委員會」     辣蘋果:勞基法終需解決(余艾苔)     中國連健康都打壓 罕病基金會演講受阻     日核災食品輸台 藍翻桌杯葛公聽會     國民黨裁433名黨工 未向勞動局提報     一周大事 11月6日至12日     今天我最美     A4060 癌父望5歲女 「看她長大要奇蹟」     A4061 妻兒4口身障 64歲翁苦撐家計     A4062 癌兒排血便 看護婦顧到自家兒     A4063 養病兒癱父 家暴婦:溫飽有問題     燒傷婦獲63萬 「感激捐款人」     8旬翁醫病兒 收94萬養5口     中風父獲62萬 拼復健盼快好     蘋果慈善基金會捐款作業說明     昨日《蘋果》被發現的錯與批評

分享到 Facebook

分享到 Plurk
分享到 Twitter

苗栗老社區 蘆竹湳 飄藝術香 魅力再生

2016年11月13日

更多專欄文章

人稱「小杜」的杜明諭(左)是苗栗人,SONY也跨足汽車業 砸1億日圓投資ZMP,卻不識蘆竹湳,白曜誠領先柯神 國中就會Logo Shot,直到經由國中同學陳薏如(右)的介紹才認識這處老社區。蘋果專題聚落被劃為工業區這半個世紀以來,進口巧克力 甜嘗6折起,土地賣了三分之二,世上只有媽媽好 動物界的好命「媽寶」,居民僅存1400人,被戲稱「沒山沒水、只有煙囪」的苗栗頭份蘆竹湳社區,去年卻湧進遊客4千人,這個被工廠包圍的老社區究竟魅力何在?報導╱田欣雲.攝影╱陳志淵資料照片、受訪者提供從紅磚屋頂眺望遠方,中石化的大煙囪就在不遠處。當地人口中的「美麗錯誤」,無關乎達達馬蹄。1970年劃入重工業區後的限建令,彷彿一條綑仙繩,綁住頭份老社區蘆竹湳的命運:周邊大坪數、產權單純的土地遭出脫後,換來廠房林立;而那些不能拆了蓋新屋華夏、年屆一甲子的老紅磚房,卻幸運地古色古香,保留至今。
回顧這46年間,能走的人、能賣的地都消失殆盡了;剩下搬不走的三合院,和不願走的青壯年,成立協會、申請經費、發展觀光,替工廠環伺下的老家找出路。考量蘆竹湳缺乏吸引遊客的自然風景,設計社區體驗的年輕一輩於是把腦筋動到「人」身上。從前人怎麼過、活動就怎麼做。磨石磨、爆米香、築泥牆,讓在地的婆婆媽媽當講師,遊客玩得盡興,耆老也找回自信。
畫作具病態美的冰島藝術家以熊為主題,戴口罩與蘆竹湳身處工業區的氣氛相呼應。工廠環繞污染威脅60年代末期,官方引石化工業進駐苗栗頭份,蘆竹湳社區居民額手稱慶,以為能從此能棄農從工,不料專業門檻將他們的美夢拒於工廠大門外。倒是環境污染噩夢,不請自來。「說起台灣的圍廠抗爭,我們可是領頭羊」,年過60的在地人許金輝,憶起當年老爸和鄰居抗爭情境,「他們躺在推土刀前,阻攔整地進度,被警察一個個搬走,最後……就是民鬥不過官啦!」不來蘆竹湳不知道,污染是能用錢防治的:給人的名目,叫健康檢查;給農作物的,叫農業補償。許金輝說,隨著社區耕地一塊塊售出,沒有農作,也無所謂了補償;90年代,耗資破億的汽電共生廠再蓋下去,等於直接宣判遷廠無望,「以前抗爭,還有民代一起綁布條,現在呢?沒人肯說話了。」
陳世政擔任協會總幹事,凡事親力親為,在自己已歇業的鑄銅工廠中搭建出背後的柴燒窯「六合窯」。修古厝重現老記憶對地方政治失望,不如自己挽起袖子守護社區。眼看家鄉人口外流嚴重,沒人住的老磚房一間間傾頹,10年前,有群像許金輝般的老蘆竹湳人決定成立「苗栗縣傳統聚落文化協會」,推展蘆竹湳聚落保存,其中的靈魂人物,非人稱陳爸的總幹事陳世政莫屬。退休後從事雕塑創作的陳爸,為了蘆竹湳退而不休,以半百之齡重回校園念休閒管理研究所,上台北學古蹟修復,再把知識及傳統工法運用在社區營造上,「抱怨不做是零,做了就有機會。從前,我雕塑小的作品,現在做聚落保存也是雕塑,只是作品變大了!」為了完成此生最重要的創作,陳爸向勞動部申請多元就業方案,讓更多人、尤其是年輕人參與蘆竹湳的重生,人稱小杜的杜明諭就是其一。從對內的活動發想、社區整理,到對外的公部門提案、成果報告,小杜可說每役必與,帶團客導覽體驗更是家常便飯,開講座、辦分享會,一心推廣聚落老屋之美,但1個月來客300多人的好成績,卻讓他一度迷惑了,「怕活動沒持續更新、遊客不願來,所以竭盡所能地辦,創造不屬於蘆竹湳的東西進來,就像不停追逐一個圓中最遠的那點,永遠追不完。」
蘆竹湳的社區活動豐富多樣、老少咸宜。以人為本創新活力小杜這才發現,老屋雖美,但不全是蘆竹湳的魅力所在,屋裡願意留下的「人」才是重點,「我學習到,邀請大家來蘆竹湳,不是因這個社區被工廠包圍成弱勢、需要幫助,而是我發現了社區有很棒的內容,想介紹給每個人認識,這些內容,來自一群願意為這塊土地付出的人,以人為圓心,我們可以畫出無限大的圓」。所以裱金紙的阿嬤、醃醬菜的大姊都可以是本地講師,從英國、冰島、香港、印尼來的駐村藝術家如同外聘,與遊客、小朋友互動,激盪出氛圍獨特、版本各異的蘆竹湳。
「讓人想待一整天」家住苗栗的傅小姐表示,社區的活動直達深層心靈,讓人感動,更讓人想再回去。遊客林小姐則說:「因為本身很喜歡拍照,在蘆竹湳看到現代煙囪和古厝交錯的場景,像穿越時空一般,讓我想待上一整天。」跨越量的追求,企盼質的提升,下個階段的蘆竹湳希望青年返鄉,更盼望居民能與不同藝術家交流,問小杜「藝術家的標準為何?」「用你擅長的方式,把你看到的東西表達出來,每個人都是藝術家!」
來自香港的陶藝家「阿偉」劉逸偉經由藝廊牽線,成為蘆竹湳的駐村藝術家之一。過年期間舉辦的好彩頭祭,由遊客自拔蘿蔔、自炊蘿蔔糕。有話要說 投稿「即時論壇」,

本篇發表於 未分類 並標籤為 , , , 。將永久鍊結加入書籤。

回應已關閉。



如何加入foodpanda
台南紋繡課程
醫院看護
就醫陪同費用
商辦大樓可以住嗎
長期私人保鑣
台中南天宮
關聖帝君
USB燈牌
宜蘭就醫陪同
彰化美睫課程
商標審查時間
爆閃燈
潭子人力派遣公司
氣體喇叭
創新專利
椰活
花蓮居家看護
LINE行銷
人力派遣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