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與專欄 〉
蘋論:從宋習會看到的危機 蘋中信:興航解散後 待解的三個習題(謝金河) 假保障真歧視的同志伴侶法(江河清) 同性婚姻不合乎國際人權法理(王正嘉) 笨蛋 問題不在壟斷(江雅綺) 德國科學界如何面對弊案(許英昌) 切記 台灣是日本農業的救世主(郭永興) 《蘋果論壇》徵稿
分享到 Facebook
分享到 Plurk
分享到 Twitter
德國科學界如何面對弊案(許英昌)
2016年11月26日
更多專欄文章
科學發展的原動力,里奧金牌爆冷 打1場就掰掰,始於良性競爭與坦誠合作,Harry Winston蝴蝶翅膀拼錶現 斑斕紋彩譜別緻面貌,而非交相藏私或竄改偽造。1986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今西博士發表於《細胞》上的數據被質疑作弊,無錫4大船家菜 美味一次嘗,直到1996年因證據不足而結案後,A3732 孝女未嫁 顧殘父癌母,大眾對研究人員的道德操守,專櫃女鞋 特賣3.4折起,深表關切。1997年8月,盧曉晴拼3連霸 落後4桿,素以嚴謹著稱的德國科學界,也爆出始無前例的作弊醜聞。監督輔導是否足夠由佛萊堡大學傑洛克( Gerok)教授所組成的委員會,歷經4個月的調查,發現兩名科學家,自1988年起至1996年間,明顯地竄改或偽造數據,其中大部分為數位影像自動放射圖譜(Autoradiogram)的實驗結果。主角分別為烏曼大學的血液學家賀曼(Hermann)醫師,及路北克大學的布拉赫(Brach)博士。
1997年初,同事懷疑兩人竄改數據,經檢舉後,由兩個委員會分別展開調查。以傑氏為主的委員會,發現兩人以同樣數位影像處理過自動放射圖譜的結果,更改圖表的解說後,竟然用在不一樣的文章上。布氏承認竄改一篇1995年發表於實驗醫學雜誌上,有關腫瘤壞死因子誘導轉錄因子文章上的圖表。另一方面,由浦朗克研究院愛舍 (Eser) 博士組成的委員會也發表調查報告,懷疑兩人竄改12篇1988年至1993年間發表的文章。
賀氏力辯,他僅是負責決定研究方向的臨床醫師,在複審文章時並沒有察覺到論文中有弊端,很簡單地撇開指控。相對之下布氏則坦承於1993年到1994年間,在賀氏的壓力下於2、3個結果中造假,因此對於委員會誇大渲染她在此案中的角色,且她的申訴無法得到公平的處理,表示調查不公。
這個醜聞爆發後,震撼德國科學界,同時也引發一系列討論。幾個問題值得深思:一、為什麼指導教授能在對整個研究計劃內容了解有限之下於論文中掛名。二、如何克服因不一樣的研究路線,使同領域的科學家難以在「同僚審核制度」下,證實論文的可信度,而任其發表的難題。三、實驗室中的研究人員,是否獲得足夠的監督、輔導與鼓勵呢?
制定公平審核制度當國內科學弊案接二連三發生之際,如何從西方痛苦的經驗中學習,防患於未然呢?一、應制定公平且富彈性的研究經費及人事審核制度,唯才是用,以鼓勵年輕的研究學者參與,給予足夠發展空間。二、無法落實督導的指導教授,是導致弊端之始,如何提升研究人員的德與能,並加強負責的態度,以身作則,才是正本清源的惟一法則;過多的外務,過少的關切,不只造成人力及資源上的浪費,也將阻撓未來生物醫學研究正常發展。三、強調正確的價值觀念。惟有坦誠面對問題,不好高騖遠、不投機取巧,努力思考解決困難,才是科學研究最令人興奮之處。康德有云:「有兩事物我越思考越覺得神奇,心中也越充滿敬畏,那就是我頭頂上的星空與我內心的道德準則。」惟有正確的科學研究的態度、精神及方法,才能落實科學研究的質與量,也才能真正向科技島的美夢邁進。
中正大學生命科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有話要說 投稿「即時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