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與專欄 〉
蘋論:誰還怕川普 焦點評論:司法改革勿侵害新聞自由 限制報導評論個案 對嗎 焦點評論:司法改革勿侵害新聞自由 偵查洩密刑罰媒體 對嗎 廢棄戒嚴時期不法的判決(林孟皇) 收回中廣頻道 NCC於法有據(江雅綺) 蘋中信:川習會是否讓我們冷靜了一點?(杭之) 名采集:孩子可以分辨家人還是客人嗎(賴芳玉) 《蘋果論壇》徵稿
分享到 Facebook
分享到 Plurk
分享到 Twitter
名采集:孩子可以分辨家人還是客人嗎(賴芳玉)
2017年04月18日
更多專欄文章
近日網路盛傳一支四歲小孩哭著認錯反省的影片,【迷徒】EP19–串通搞破壞 這種同事好可怕,孩子反省自己不收玩具,印地安人17連勝 近56年第2隊,讓媽媽收拾,最難忘1戰 07年開轟摘勝,這個行為是客人不是家人。小孩的媽媽在粉絲團分享這支影片,嘉義地院裁定羈押 陳二哥仍辯:家裡沒血,警察去才出現,隨即引起網友議論紛紛,紐時:川普把台灣搬回檯面,質疑這個媽媽的教養方式,壽險保險金 活著也能領,因此小孩的媽媽移除影片,並在網路承認「在保護孩子的處理上的確有重大瑕疵,思慮不夠周延謹慎之處」。看到這則事件的發展,深刻感受當母親真的是不容易的事。媽媽指責著小孩,小孩淚漣漣的「公開反省錯誤」,如今這個社會也相同的像個「虎媽社會」,指責這個媽媽,於是換這個媽媽「公開反省錯誤」,這完全是一個互相複製的惡性循環。如果我們不認同孩子母親的行為,有沒有可能就不要複製相同的做法?例如,我們不妨透過這事件思辨與學習。獨立應漸進式練習猜想該支影片的媽媽試圖教導孩子收拾玩具,才會想出「會收玩具的小孩才是會互相幫忙的家人,而玩完玩具就走掉的人是客人」的說法,讓小孩明白收拾玩具的意義。如果這個媽媽的方法不適當,那該怎麼做會比較好?我仔細回想還真沒人教過我們如何「整理」,只記得沒有收拾,就會被罵,其中整理的技巧或背後原因,全不記得了。我請教曾任美國密西根州嬰幼兒心理治療師孫明儀,到底該如何教導孩子收拾玩具。
她說:在規範與管教前,「理解與引導」應該要先行發生的。以虎爸媽的教養方式,孩子的情感經驗會是,他的自我完全被忽略,天天受到外在一個巨大的力量壓制著,父母沒有花時間引導找出孩子「可堪承受的劑量」,陪伴他循序漸進的嘗試,反而期待孩子在沒有根基下想辦法解決。此種狀況下,即便孩子能夠獨立成功,也可能是建構在焦慮、憤怒與恐懼下的一種獨立。
四歲的孩子真的清楚分辨家人、客人與收拾玩具的關聯性嗎?她認為這年紀的孩子即便語言表達能力很強,但什麼是家人、客人,對孩子還是過於抽象的教導,比較接近母親情緒的發洩用詞。她認為就算孩子知道家人、客人,但孩子還是不知道如何收拾玩具、自己可以用什麼方法面對這個責任。她說:獨立本來就該是漸進式的練習過程,不該在沒有引導下把難題丟給孩子自己處理。這是父母把育兒的焦慮與挫折投射回去給孩子。因此建議父母先有些規則,例如玩三樣玩具後就要先收回去,才能玩第四樣。並且一開始陪伴小孩一起收玩具,之後再放手讓小孩嘗試,然後慢慢加長孩子自己做的時間與任務,別讓孩子過度負荷。
以孩子需求為導向至於很多父母喜歡公開分享小孩生活照,甚至作為商業性活動,這可能涉及不尊重子女隱私權外,另學者曾提「未成年人的成長發達權」觀點,頗值得深思。也就是子女健全成長過程的保障,必須尊重孩子的意見,保障他表明意見權,提供足夠資訊,讓孩子建構並形成自我的人格,並給予一個移動、更換人際關係的機會,有順暢發展多元人格的契機。簡單說,我們應該保障孩子自己決定在什麼時間、什麼場合,以何種面貌出現,以表達自己的確在這個世界存在著,這就是尊崇兒少個別主體性的體現。所以,當我們涉及孩子的所有事件時,無論在哪個場合或情境,都要時時提醒自己,你是在表達自我,還是孩子本身?能否隨時以「孩子本身的需求」作為導向、而不是「父母觀點」的教養模式?
律師
有話要說 投稿「即時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