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2013年應該避開的5大商業趨勢!

記者李業德/綜合報導

《CNBC》報導,精選》8招讓你跟上卡拉迪樂芬妮的濃眉造型風潮!,又到了預言、估測和占卜未來情勢的年末時節,明泰:今年會比去年好,學者、企業和記者們無不趨之若騖,大根大膽開扁 從從火大回賞3巴掌,試著將您的目光鎖定在合宜趨勢上,避免業務受到影響,或許才是個明智決定。有時候趨勢熱潮不過是種旅鼠自殺行為,或者僅對非常小一部分企業有獨特意義,在評估明 (2013) 年走勢時,有幾項東西或許應該抱持懷疑態度:

1. QR 條碼
大家一定看過這些二維條碼出現在廣告、產品包裝或甚至商店內,此一應用概念係讓消費者用智慧手機拍照,透過應用程式辨識後,連接到產品營銷網站或者下載一些吸引人的內容。QR 原意為英文「快速反應」(Quick Response) 的縮寫,但實際市場情況卻不太符合原名。回到去 (2011) 年 6 月期間,研究機構 comScore 估計約達 1400 萬名美國人以手機掃描 QR 碼,但這數量僅占了整體行動電話用戶量的 6.2%。因此將 QR 碼作為營銷工具,恐怕代表著只能接觸到一小部份潛在客戶。

除此之外,許多消費者並不知道如何使用它們,種類繁多的二維條碼只會讓形式更加複雜,因此不要考慮,將您的時間花費在更容易理解的客戶溝通型態上就好。

2. 大量資料 (Big Data)
舉凡商業和科技領域,每個人都嚮往大量資料數據。但這個詞彙已經成為一種無形的口號,涵蓋應用於任何事物。真正的「大量資料」內含數百萬、甚至數十億個資料點。舉例說來就像天氣預測、或者 Google ((US-GOOG)) 整理的每日搜尋檢索紀錄。

這種等級的資料分析技術,可能遠遠超過您或您公司的需求,大多數企業決策乃奠基於小量資料:包含數十、百或千的資料點。如果沒有準備好系統設備,讓您定期或預先有效使用手頭上數據資料,那麼尋求大量資料技術一事,就顯得本末倒置了。

在此同時,要令大量資料產生意義,難度其實高於一般人所想像。不是人人都請得起統計學家 Nate Silvers 把持公司數據,比起透過大量數據篩選結果找出含義,不如花費更多時間微調產品,或與客戶親身進行聯繫。

3. 自己帶電腦上班 (BYOD)
高科技產業觀察家們對於 BYOD 有許多論述,此一觀念係讓員工攜帶自己的電腦、智慧手機或者平板電腦,如此可以提高企業生產力。另一項信奉者主張的優點,是企業得以擺脫提供硬體的成本壓力。 (接下一頁)123>,

本篇發表於 未分類 並標籤為 , , 。將永久鍊結加入書籤。

回應已關閉。



中正區 房價
北部支票借款
強制扣薪諮詢
全彩POLO衫訂製
北部支票周轉
台南醫美推薦
中部 禮車
二手車收購
優良臨時工公司
台中包租服務
包養經驗 女生
LED燈箱
客製化環保袋
南屯代租代管推薦
中和監視器安裝
天公燈
汽車估價
台中市 實價登陸
專業短期照護
台南專業看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