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與專欄 〉
蘋論:問題出在管理而非廉價
分享到 Facebook
分享到 Plurk
分享到 Twitter
「健行在台灣」觀光才有救(俞百羽)
2017年02月18日
農曆春節筆者去尼泊爾,傅崐萁挺朱 嘆「選情艱困」,走頗負盛名的聖母峰基地營路線。原本以為冬天人應該不多,魏蔓30歲急當媽先見習 寵溺癲癇犬淪挑夫,沒想到人還不少,禦寒好物出清1.4折起,且大多為歐美人士。這些人士有些特別從歐美跑來,【動行銷】電玩宅速配《魔法使與黑貓維茲》,有些本身在亞洲工作,仁寶外籍董事全退出,適逢新年假期就立馬飛來尼泊爾登山,A4093 癌男拼化療「要努力活下來」,問他們有沒來過台灣,阿信小豬互噴漆 惡搞還有錢賺,他們有些說因工作關係來過幾次,也依稀知道台灣有山,但有什麼山卻說不上來,因此登山寧可「捨近求遠」跑去距離比較遠的尼泊爾!走進尼泊爾山區,才發現這裡早發展成國際級健行路線,在海拔三千、四千,甚至五千公尺以上都自成一商域,有許多餐廳、商店、旅館,各國登山人士絡繹不絕,連韓國人都跑來開店,而尼泊爾政府也準備要提供整條登山路線免費Wi-Fi網路給登山客使用,如此積極作為,相信更能刺激該國觀光收入的成長。反觀台灣,空有超過三千公尺以上高山263座。日本雖以富士山聞名,但全國超過三千公尺以上高山亦不到20座,台灣之多山地形實乃觀光行銷之一大利多,惜政府卻未妥善規劃,反將觀光行銷重心集中在美食、燈會、古蹟等,本末倒置、「以己之短,攻敵之長」。多山地形應成利基若要論古蹟,遠一點的歐洲,一堆城堡跟大教堂,充滿歷史文化背景;近一點的吳哥窟,更是世界難得一見的文化遺產,台灣要怎跟這些國家競爭?論到美食跟燈會,更難以作為觀光行銷的主要項目,因沒有太多人會為了吃東西而特別跑到他國觀光,美食頂多只能是附加目的,而不能成為主要行銷標的。但登山健行,卻足以作為觀光的主要目的。尤歐美人士性喜自我挑戰與冒險,當台灣人一窩蜂跑去歐洲旅遊朝聖時,歐洲人反倒喜歡跑去偏遠國家登山健行。但政府在觀光行銷策略上,不重視台灣多山地形的利基,不「以己之長,攻敵之短」,卻反而將行銷重點擺在國外都有,而台灣並無明顯優勢的東西上。聖母峰基地營之所以成為國際級觀光健行路線,除尼泊爾政府的規劃外,更賴民間的參與而能在健行沿線形成商域。而台灣高山呢?三千公尺以上僅兩間山屋,設備短缺,又怎能吸引歐美觀光客來台登山?建議政府捨棄「台灣的山只有台灣人會登」的思維,強力對外行銷「健行在台灣」,並就台灣百岳中選取最美的五座,試行BOT模式,開放民間招商,建立登山沿線之商域,以打造國際級的登山健行路線為目標。尼泊爾能,台灣為何不能?端視政府是否有宏觀格局及執行力。
執業律師有話要說 投稿「即時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