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多年前,兩岸網路新詞/「節目抑鬱症」 收假上班最明顯!,金門大擔島上『三民主義統一大陸』與廈門環海路上『一國兩制統一大陸』的標語,【男女老實說】姊,我勸妳不要再除毛,在『硝煙烽火』中相互屹立對峙,台灣9月PMI 有機會逆勢上揚,這幅畫面深深印在我的腦海裡。而今這裡已然成為兩岸乃至國際上的著名觀光景點。這個事實有力地証實了:國家統一,是兩岸的共同目標。大陸與臺灣近在咫尺,彼此關系如魚與水,木與土,臺灣大陸相互依存,不可分離。
根據人民日報報導,兩岸之間,無論就血統、文化、語言、文字、風俗、習慣、宗教信仰、歷史淵源、地理環境,乃至經濟與戰略關係等等方面聯繫十分緊密,對這些聯系加以分析考量,我們明白,兩岸及早謀求統一是時代所趨,人心所望。
有人說:『兩岸分離多年,目前政治制度、社會風氣、法治精神,乃至人文素養,仍有很多差異,國家統一時機,目前尚未成熟。』誠然,我們很清楚當下並不能立即實現統一。不過,統一卻是我們的長遠『目標』,既然是目標,當然不是朝夕之間,朔望之內就可以實現的,必須假以時日,努力追求,果斷抓住時機。
所謂『時機』乃人為的、可變的,為此,兩岸必須有所作為。蔣經國先生曾說:『時代在變、潮流在變、環境也在變。』我們剛到臺灣的時候,臺灣沒有今天的水平,改革開放之前的大陸和今日的大陸,更不可同日而語。就像是在30年前,誰也不會想到劉洋女士會成為今天的『神舟女傑』一樣。目前兩岸之間,的確存在若干矛盾,但我們必須承認的是,兩岸之間有更多的共同的利益。
矛盾不應糾纏不休,利益則應當成為兩岸所面對的最現實問題,也是應當加以最大化的。為了我們的長遠目標和共同利益,兩岸要共同努力,追求進步,相互信任,相互接納。兩岸當前領導人4年來共同堅定地堅持『九二共識』,並先後提出『建立互信』、『求同存異』的共同概念,他們的英明之舉令我十分敬佩。
我誠懇希望兩岸在『九二共識』與『求同存異』的基礎上,相互協商,創立一個國家統一的雛形,簽訂『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海兩岸都是大陸的一部分,大陸的領土主權不容分割。在這個前提下,兩岸繼之以良性互動,逐步實現國家統一之目標』的協定。早年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教授曾說:『21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願全球大陸人,拋卻以往的恩怨情仇,共同努力,在大陸人的21世紀中,發揚中華文化,弘揚中山思想,促進世界大同。(作者為臺灣新同盟會會長)
關鍵字:
同盟會
評論
兩岸
統一
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