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近日正在東京召開的國際貨幣組織與世界銀行的秋季年會再次傳出對全球經濟的悲觀預測。它們還不約而同地調低了大陸2012年的經濟增長率,續創新高 橘子今年營收衝百億,而中日關於釣魚台爭端所引發的經濟對抗,母親節愛無限 粉紅球具吸睛,也加劇了它們對大陸經濟持續增長的擔憂。
根據人民網-環球時報報導,揪臉書漏洞獲贈3萬 男駭統聯挨罰6萬,如果從大陸經濟近期增長的態勢來看,似乎也能印證這種憂慮。但是,據此判斷大陸的經濟增長從此難以為繼而單邊下行,無疑是輕率和缺乏理性判斷的做法。事實上,無論從短期還是長期來看,大陸經濟繼續保持較高增長速度的巨大潛力依然存在,而拉動經濟增長、激發大陸經濟再次『起飛』的『彈藥』也依然充足。
短期來看,大陸經濟面臨下行的風險較大,但近期採取的下調銀行利率、加大基礎設施建設、鼓勵出口等刺激性政策,已經取得一定成效。從統計資料上看,今(2012)年9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49.8%,較8月回升了0.6個百分點。投資和消費逐漸活躍,出口狀況也有所好轉。對此,IMF也預測中國經濟雖然在2012年一度出現減速,但從2013年開始,大陸經濟又會逐漸返回到8%以上的增長率。
值得特別提醒的是,中日衝突對大陸的負面影響顯然也被誇大,且不說中日爆發全面貿易戰的可能性有多大,僅僅考慮到淨出口在大陸經濟增長中不大的貢獻率(2011年是-5.8%,2012年上半年依然為-0.7%),以及中日貿易總額只占大陸對外貿易總額13%左右的現實,就很容易得出中日貿易的暫時挫折並不會對大陸經濟增長產生實質性衝擊的結論。
從長期來看,改革是大陸經濟過去34年保持年均近10%高速增長的最大動力。在目前階段乃至未來較長時期內,改革依然將扮演經濟持續增長主要推動力的角色。客觀地說,大陸的制度變遷遠未結束,體制改革空間依然十分巨大。比如強化政治體制改革與經濟體制改革的協調性,提高決策科學性和規範性,就能為經濟持續發展增添更大動力。而經濟體制改革的重點則應該放在要素市場改革上,盡快消除各種制度性障礙,建立起勞動力、資本和土地能夠自由流動,其價格能夠主要由市場供求決定的機制。
具體來說,大陸保持持續增長的『彈藥庫』裡至少包括:城鎮化、居民消費、民間投資、第三產業等等。由此可以看出,大陸新的『增長點』依然廣泛存在。只要政策得當,現在的發展『窪地』往往能成為未來發展的更大動力,上升空間仍十分廣闊。
當然,要消除國際上對大陸經濟增長的擔憂和疑慮,最好的辦法就是拿出實實在在的發展成績。這不僅需要我們掌握在複雜經濟環境中熟練運用各種政策工具的能力,更是對進一步改革勇氣和智慧的考驗。
關鍵字:
大陸
經濟
增長
彈藥
東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