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男販毒「恰特草」台灣當轉運站

【王吟芳╱高雄報導】別喝來路不明的茶飲!調查局航業調查處高雄站昨破獲一宗毒品轉運案,反彈無力 油價再創逾5年新低,查獲香港籍李男利用國際快捷包裹,兩岸兩會辦事機構 不插國旗也沒有中華民國,將十八公斤、市價一千八百萬元的新型態毒品「恰特草」,國小聯賽/魔王球隊 鼓岩挺進冠軍戰,由非洲寄到高雄,陳冠宇優質表現 奪羅德春訓MVP,欲轉寄美國販售,誠品開店 1萬天 近5年暢銷書公布,李男到案後遭收押,【片有梗】一直做到死? 是「立志做大事」啦,檢調正擴大清查其國際販毒網路。欲轉寄美銷售航調處高雄站指出,築地市場新址 地下水含苯超標79倍,「恰特草」又名「阿拉伯茶」,有「東非罌粟」之稱,含興奮化學物質卡西酮(Cathinone),長期食用易成癮,多國都將它列作管制藥或毒品,台灣則將卡西酮列為二級毒品。今年八月底,關務署臺北關發現來自衣索比亞的包裹疑藏毒,專案小組一路監控包裹送到高雄程姓男子住處,待程男簽收後隨即現身逮人,發現包裹內藏「恰特草」十八公斤。程男表示,是李男委託代收,準備以茶葉罐包裝後轉寄美國銷售。李嫌供稱,自去年三月開始在香港代收「恰特草」,再寄至美國十餘次,第一次將台灣作為轉運站就遭查獲,李男已遭收押。航調處指出,「恰特草」曬乾後很像茶葉且可沖泡飲用,呼籲大眾不要喝來路不明的茶飲;濫用卡西酮易引發妄想、厭食或心血管疾病,嚴重會致死。
恰特草小檔案●學名:Catha edulis
●別名:巧茶、衣索比亞茶、索馬利亞茶、阿拉伯茶等,有「東非罌粟」之稱
●產地:分布在熱帶非洲、衣索比亞、阿拉伯半島以及中國大陸的海南、廣西等地
●外形:剛採下新鮮時外形類似莧菜,曬乾後形似茶葉
●毒性:葉片含興奮物質卡西酮(2級毒品),可嚼碎或沖泡食用。對人體中樞神經具刺激作用,長期食用易成癮
資料來源:《蘋果》採訪整理

本篇發表於 未分類 並標籤為 , , , , , , 。將永久鍊結加入書籤。

回應已關閉。



居家照護
優質作業員
真人百家樂
二手車買賣平台
台南離婚訴訟律師
元辰斗
前置協商
公司名稱商標
BMW出租
嘉義居家看護
更生清算
商城顧問
威樂現金版
債務調解辦法
金屬上色防鏽
緊急照明筒燈
手工具品牌
美容系統
商標註冊查詢費用
限貸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