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與專欄 〉
蘋論:愛國賊 焦點評論:企盼利益衝突規範正義的曙光(翁裕峰) 自己學生自己救 教授要關心考招新制(吳瑞北) 以公投決定大學入學制度(邱錦添) 蘋中信:網路溝通的基本禮儀(朱宥勳) 高鐵國營化能有高效率嗎(李宇欣) 不食人間菸火還是拒吸癌物?(溫啟邦、高志文) 《蘋果論壇》徵稿
分享到 Facebook
分享到 Plurk
分享到 Twitter
蘋中信:網路溝通的基本禮儀(朱宥勳)
2017年01月11日
更多專欄文章
作家、《秘密讀者》編輯委員近年來,院子、泳池、挑高 窩在西湖站超享受,台灣的許多公共議題,「末日博士」麥嘉華:金價還會再跌10%!宜見機逢低買進,都漸漸演化成以40歲左右為界線,蔡佩穎壓線晉級 台灣最後希望,青年族群與中老年族群的世代之爭。這種全面分裂的態勢,宏達電行銷Vive 挺進英遊戲展EGX,在最近的婚姻平權和年金改革議題都體現得非常明顯。而在2013年之後,楊秋興:林益世案只是個案 馬團隊是清廉的,「網路」作為輿論媒介的重要性,也越來越清楚地被認識到了。中老族群表現低落但當「世代」和「網路」這兩個因素結合起來之後,就產生了非常奇妙的後果:中老年族群在網路上表達意見時,平均能力是令人咋舌的低。當然,每個年齡層都會有頂尖人士,許多長輩在線上世界的表現就一如線下世界一樣令人尊敬。我們甚至也可以推測,我們在各大新聞網站留言區以及反對婚姻平權的那些粉絲頁上面看到的留言,並不能真正反映留言者的水準。在面對面溝通時,他們至少都還擁有普通人的說理和應對能力。在工作上需要文字表達的時候,他們的能力也至少足以應付日常的運作。但為什麼一到了網路上,他們的表現就如此低落?
我想部分的原因是,他們並沒有認知到自己上網時,正在面對的是怎樣的世界。社群軟體和行動載具大幅減低了此一族群進入網路的技術門檻,對他們來說彷彿打開了一個新世界——然而這並不是蠻荒的新大陸,而是已經有自身頑強規律和文化的一個王國。因此,當他們把許多線下世界的習慣帶到線上世界之後,就會不斷感受到自己的格格不入。
在過去幾年,我曾經在不同場合與一些家長討論在網路上發言的基本技巧,以幫助他們更了解自己的孩子。我們發現,有幾項禮儀是青年族群覺得理所當然、中老年世代卻常常適應不良的:
1.討論時,不可以亮出自己的頭銜。在線下世界,頭銜可以明確標定每個人的專業分工和階級排序,從而可以快速「解決問題」、「化解歧見」。然而在線上世界,這種階級感只會立刻激怒你的對話對象,從而引起更猛烈的攻擊。
2.討論時,不可重複張貼同樣的圖文。許多中老年族群上網時,常常以「發傳單」的邏輯在散布言論,因此會反覆張貼一模一樣的貼文。在反對婚姻平權的若干陣營中,他們甚至把「只張貼、不回應」當作攻擊策略,徒然令人訕笑。網路上的版面是無限大的,你沒辦法用自己的「傳單」遮掉整面臉書牆。讀者要跳過這些訊息只要零點幾秒,而你得到的是無能溝通的垃圾留言形象,百弊而無一利。
線上線下標準不同3.文字很重要,特別是標點、分段、排版。或許是受限於行動載具的條件,輸入文字不太方便,因此常常出現不忍卒睹的留言。無論是過多的括號、刪節號,或者根本不打標點符號、不分段,都會嚴重消耗讀者的耐性。當讀者對你的表現形式感到不耐,自然也不會想理解你到底在說什麼。這些東西,對此刻活躍於網路上、關心公共議題的青年族群來說,是像空氣一樣自然的存在。不熟悉的人,或許會以為網路是一個充滿言論暴力、沒有禮儀的世界,正是這樣的認知,使得他們更容易在網路上表現得十分無禮,且無理。網路並不是沒有禮儀,只是標準跟線下世界不一樣。在這裡,諸如「入境隨俗」之類的古老智慧仍然是有效的。
有話要說 投稿「即時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