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與專欄 〉
蘋論:同志暴走 小英傷神 焦點評論:土耳其一夜政變的啟示(徐子軒) 這個政府多怕小媽媽(陳瑀昕) 中國錯亂的對台工作(范世平) 名采集:一封來自單親孩子的信(賴芳玉) 蘋中信:警惕文革幽靈的文化基因(杭之) 《蘋果論壇》徵稿
分享到 Facebook
分享到 Plurk
分享到 Twitter
名采集:一封來自單親孩子的信(賴芳玉)
2016年07月19日
更多專欄文章
一個孩子來信,台北101錶展來了 16品牌炫「唯一作」,信中提到父母離婚後她成長的點滴及心情。在5歲那年,凱特王子妃公公防出牆 保鑣限定女性,父母離婚,「駭電郵 助川普」 俄譏歐巴馬嚇自己,她隨著母親居住親友家,市售假睫毛8成標示不清 長期使用恐傷眼嚴重造成失明,但母親難忍單親的經濟壓力,黑人「被批不會少塊肉」 人若正不怕影子歪,因而情緒陷入長期性的低迷,愛中沒有恐懼─同志天主教徒觀點(王增勇),於是她成為了母親的情緒出口,常因生活細節遭到母親毆打。後來母親有了同居男友,外婆擔心她與母親男友共同生活,多有不便,她只好離開母親改寄居於親友家。寄人籬下的感覺很難受,她很思念母親,經常躲到浴室,轉開蓮蓬頭嘩啦的水聲,掩飾寂寞的啜泣聲。學法律幫助單親童幾年後,終於等到母親和男友分手的一天,她可以和母親團聚了,和母親團聚後的每個日子,她非常珍惜,再苦她都甘之如飴。
只是,在除夕夜,踽踽獨行在街頭,偶見屋內燈光透出一家團圓的剪影,她的內心終是溢出自己也有爸爸、媽媽一家圍爐的渴望,但她知道不可能,對於這樣的缺憾和苦楚,她必須輕輕地含著、對於這樣的渴望,她必須嚥下,如此才能勇敢的往下走。
高一那年,母親罹患大腸癌,她將面臨失去唯一依附的親人。升高二那年暑假,她在學校暑輔時,接到母親來電,母親告知已準備好後事,包括她的監護權,母親擔心教育費遭到父親挪用,所以把她的監護權託付給外婆。
那天,她從遠在外縣市的學校急忙趕回家,進了家門的那刻,母親只餘一口氣來與她道別。
再見到陌生的父親,是在法院門口,因為外婆在母親往生後,提出了監護權訴訟。到了法庭,她才知道父親已然再婚,而且有了一個兒子,此時她心裡已然篤定,爸爸不會要她了,她只告訴父親一句話:「別讓弟弟成為第二個我」,那場官司,監護權順利地交給了外婆。
大二那一年,父親去世,她又必須為了繼承、監護的問題,學校和法院兩地跑,長期的壓力讓她罹患了憂鬱症,但她挺過來了,如今已然大學法律系畢業,希望有一日也能幫助這些與她相同遭遇的單親孩子。
收到這孩子的來信,感慨萬千。首先,先釐清這封來信中提到的法律問題。因母親為監護權人,死後遺產雖由女兒一人繼承,但女兒的監護權將回歸父親擔任,母親為保護女兒避免遺產遭到不當使用,得預立遺囑指定監護人及遺囑信託,也就是將遺產信託他人,直到女兒成年再移轉給她。
但所謂指定監護人,必須在父母皆無法行使監護權的前提,以這故事為例,母親雖指定監護人,但外婆必須對其父親提出停止親權的訴訟,無論有無預立遺囑,依法她的外婆就是監護人。其實,這孩子最大的困境,並非源自於父母離婚,而是離婚後父母與子女的關係,是否隨即與孩子中斷或惡化。
離婚仍應關愛孩子父母離婚後的孩子常常有被遺棄的孤寂感及不安全感,他們特別需要被肯定及安全的依附關係;姑不論離婚後夫妻是否有能力繼續擔任合作父母關係,至少離婚後父母須提醒自己,如何隨時滋養孩子「情感上的需求」,並且不要擅自決定或中斷孩子對父母一方感情的連結或發展方式。這點不容易,但這才是單親孩子需要的愛。
律師
有話要說 投稿「即時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