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與專欄 〉
蘋論:集體平庸 蘋中信:鯉魚王的天空(詹偉雄) 趙少康傳真:從風災看政府沒有人才(趙少康) 美俄亞太地緣爭奪戰 台灣怎麼辦(胡逢瑛) 難道大聲就是有理(朱言貴) 外國教育的月亮真的比台灣圓嗎(林柏寬) 經濟部的電業法騙人包(高銘志) 《蘋果論壇》徵稿
分享到 Facebook
分享到 Plurk
分享到 Twitter
蘋中信:鯉魚王的天空(詹偉雄)
2016年09月30日
更多專欄文章
在《精靈寶可夢GO》手機遊戲中,從黃色小鴨到台灣英雄 「創意」園區噱頭不斷,編號第129的鯉魚王,趙本山3億會館 賣地瓜,是一個矛盾的角色。每一隻被捕獲的精靈寶可夢,哥哥奔馬丘比丘送暖 林志玲驚喜淚腺全開,都會被隨機賦予一個「戰鬥能力」(combat power,簡稱CP值)的數字,這數字會介於某個區間,代表著這隻小怪獸物種於精靈社群中的能力位置。從這個角度看,鯉魚王簡直是「魯蛇中的魯蛇」,它的最大戰鬥能力只到262,在151隻怪獸中排名倒數第一,它的攻擊技能「水濺躍」(splash)殺傷力居然是0,形同聊備一格的裝飾品,等級20以下訓練師抓到的鯉魚王CP往往更不足100,進入道館對戰,不到5秒就成了生魚片。
相較於其他精靈造型的時尚、精明與帥氣,視覺動畫繪就的鯉魚王,十足表現了它的幻滅與無力感——橘紅色肥嘟嘟的身軀,張大了雙唇,倒吊著眼珠,側身躺在地上掙扎跳耀著,彷彿清末抽鴉片的紈褲子弟,高亢享受生命最後一刻時光,旁人看來卻是螻蟻悲劇一樁。
最成功的遊戲角色初出茅廬的玩家如我,常為四處躍起的鯉魚王所苦(只要是水邊就不乏它的影蹤),因它總干擾著抓捕其他寶的動線或視線,而且它兀自無賴地在場景一角蹦跳著,也隱隱帶來一種無法控盤、脫序的焦慮。玩久了,才發現,鯉魚王是《精靈寶可夢GO》中最成功的遊戲角色。玩家不斷捕捉各種小怪獸後,可以汰弱留強,將弱者轉化成「糖果」,累積一定數量的糖果後,就可以用它們將一隻比較能幹的寶可夢「進化」成高一階的小怪獸,進化過程是遊戲最精采的環節之一:小怪獸騰空而上,進入一片炫耀的光芒之中,激昂的音樂段落後,一頭全新風貌的怪獸從天而降,在「大哥」的身上,玩家可看到「小弟」昔日的身形特徵,但更多的是成熟後的果斷風采,遊戲設計的細緻與精準,在此動畫轉折見其深意。大部分的小怪獸升級是3階制,但鯉魚王升級只須2階,只是關卡異常巨大,需要數量龐大的400顆糖果,是其他物種的4至33倍。鯉魚王升級的另一個殊異,在於它不是evolution的「進化」,而是revolution的「革命」;它的大哥名叫暴鯉龍,不只長相看不出任何魯蛇印記(也許那兩絲捻鬚或可為是),而且它騰雲駕霧飛翔於高空,自由霸氣,和賴躺在地上的老弟處境顯有天壤之別,升級之後,暴鯉龍的戰鬥能力足足提升10倍以上,是所有怪獸之最,你按著它的圖像一下,它發出那震天威嚇的吼聲便可說明一切:昔日欺負老弟的,這下統統加倍奉還。耐著性子,一尾尾地將鯉魚王收入口袋,等著漫長日子後的某一天,目送魯蛇人間蒸發變成暴鯉龍,成為許多玩家現實生活的某個小高潮。
暴鯉龍喻逆轉希望鯉魚王清楚地呼應著吾人的社會處境,在社會大結構的限制下,無力施為而賴活著的它,不就是絕大多數平凡人的自我「認同」嗎,幸運的是,還有暴鯉龍投射著我們未來可欲的理想自我想像、逆轉救贖的希望,在未來的某一天,它可以壓制性地反撲那些現階段宰制我們的人,而在現在和未來之間,吾輩要做的,即是暫時性地接納命運,認真做好身邊各種dirty works,然後薄積厚發,等待革命日的到來。英國文化學者斯圖亞特.霍爾論及「認同」時,有意思地指出:在人們因歷史、文化承繼的國族認同之外,有另一社會學式的認同:那就是人們度量自身的社會處境,會有一特別的角色認知,而往往,敏感的電影、小說、漫畫、戲劇等文化文本,便會嘗試地將人們的這種角色感,編織進故事的脈絡,並賦予時空意義。當遊戲玩家將自身投射到這些文化認同角色上,也就同時內在化了它們的意義與價值,讓它們變成了「部分之我」,幫助我們將自身的主體情感與我們所處社會與文化世界的客觀位置連結起來,「『認同』,因此將個人『縫合』(suture)進社會結構。」或許,解析鯉魚王時代意義最好的著作是皮凱提的《二十一世紀資本論》,而鯉魚王飛上天空的敘事,是這苦澀年代最甘味的一顆糖果。
文化評論者
有話要說 投稿「即時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