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與專欄 〉
蘋論:海軍是紙老虎嗎 司馬觀點:小兵立大功(江春男) 蘋中信:執政決策協調會議 問題出在這(杭之) 杜特蒂在美中之間險走鋼索(翁達瑞) 菲律賓葫蘆裡賣什麼藥(翁俊桔) 學位:台大販賣部的新商品(戴伯芬) 情緒掌控欠佳球員 難成大器(李政達) 名采集:丈夫的心事(賴芳玉) 《蘋果論壇》徵稿
分享到 Facebook
分享到 Plurk
分享到 Twitter
蘋中信:執政決策協調會議 問題出在這(杭之)
2016年10月25日
更多專欄文章
1996年,王少偉6塊肌釣金髮妹 40歲不只一張嘴,李前總統主導的國發會達成調整憲政體制的共識,中信銀:信用卡將消失,形成翌年第四次修憲的基本框架。會議結束後,新家電 紛上市 烤吐司神器台灣開賣,李前總統在台北賓館宴請會議籌備委員及議題結論整理小組成員。記得他在致辭時以愉悅的心情表示,經由這次修憲的調整,相信可為國家未來30年的安定建立一套長治久安的制度。但20年過去了,經驗的實踐恐怕不太能證成他當年樂觀的期待。李前總統執政晚期,威權遺勢仍如夕陽餘暉,問題不大。2000年政黨輪替,少數總統少數黨,問題一堆;8年後,國民黨回朝,多數總統多數黨,完全執政。然而,兩朝形勢大異,問題一樣。總統、行政、立法、黨之間的關係,一直扯不清,爭議時生。所以,就有各種諸如九人小組會議、五人會議之類的平台出現。現在蔡總統要定期召開的「執政決策協調會議」應該也是屬於這樣性質的平台。
要討論相關的是非,必須從歷史著眼。從國發會以來,不管一系列的制度再鑄成是長治久安也好,是狗皮倒灶也好,我們不能忽略當年體制修改再鑄成的歷史背景。
民選總統權力應大大背景是:一個原來偏向內閣制形態的體制,完全還未運作,就被長期的動員戡亂扭曲成四不像的非常體制,終結動員戡亂後要如何調整來正常化地運作?再加上當時的民意因著種種原因要求總統直選。這是李前總統幾次修憲的現實背景。總統直接普選是一個關鍵性的改變。從政治學原理來說,正如法國學者M. Duverger在討論第五共和1962年修憲之影響時指出的,總統直選對總統的權柄與角色有極為重要的影響,一個國家權力機關愈接近直接普選其權威亦愈大。因此,沒有理由再從過去那種代議制原則的角度來解釋總統的權力。我們的問題類似,原來的《憲法》基本上也是偏向內閣制原理來安排權力,總統雖非虛位但向虛位偏移。但經過長期非常體制,總統的權力已經不是什麼制可以解釋的了。這時,時勢變化所產生的總統選舉辦法的改變,實在已經無法「回歸《憲法》」讓他成為一個《憲法》上權柄較小的總統,偏偏97修憲又為特定人量身訂製,取消立法院的閣揆同意權,使得在《憲法》上定位為「最高行政機關」之首的閣揆沒有民意基礎,但在《憲法》上似乎比總統的權柄還大。
國安會議形成慣例現實的權力運作當然不會這樣,直選出來的總統還是有最大權柄,但過去非常體制運作的積習,以及修憲時的權力角力,卻使總統除了含糊的「得設國家安全會議」,以及任命閣揆等權力外,沒有其他機制可以與行政運作機制有憲政運作上的聯繫,像法國有總統主持部長會議等機制那樣。所以,三任總統都在正常體制邊的灰色地帶搞協調平台。這恐怕是問題的癥結所在。要解決這問題,正本清源當然是嚴肅地面對再修憲的課題。但這不是一時半刻能成的。然而,現行總統主持國家安全會議的機制,未嘗不可先運用來解決現實施政上的需要。或者修改《國家安全會議組織法》,提升其決策位階,或者運用工作會議層次的國安高層會議,定期召開,形成制度慣例,積累經驗,以利未來再修憲之制度安排考量。從李前總統以降,我們其實都走在從非常體制邁向民主體制之制度再鑄成的道途中,歷史的是非功過都在我們的實踐中。
政論家、國安會前副秘書長
有話要說 投稿「即時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