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要聞 〉
謝金燕 淚掀父家醜 暫別舞台 謝金燕 VCR全文 滿紙血淚 【鄉民焦點】 屏風黨流竄 中國嫌犯栽了●忠犬護小主人 被 【壹週刊】玩魔術方塊玩到出國比賽還拿獎牌 【壹週刊】留美碩士不怕苦 從外場小弟做起學炒麵 【壹週刊】雪上加霜?房仲教父建議小英:勿蓋20萬戶社宅 【壹週刊】搶120萬又砍人 一嫌犯在逃 【壹週刊】餐券住宿券糾紛多 要用愛注意 【壹週刊】聯發科子公司195億元賣陸企 蔡明介為了這兩件 國中會考登場 趴床咬筆應試 肌萎生志當法官 作文貼近生活 從陌生到熟悉 三井Outlet正對面!最受自住、換屋族青睞的是它 社會「超簡單」 日偶像劇入題 停電5小時家長怒討「加分」 國中會考第二天 天氣依舊炎熱要多喝水 【有片】考完社會科了 考生霸氣說:超簡單 大小通吃只要0元!小螢幕也能有大享受? 【有片】數學科計算多 考生:比歷屆簡單很多 小心別碰 中國屏風黨 來台敲詐 「屏風黨」抓到了!中國籍男子恐遭遣返 這些地方都有屏風黨!千萬別中招 20歲不是過去式,趙少康傳真:蔡賴蜜月難長久(趙少康),而是現在進行式 親民 蔡英文元首像露齒笑 【520就職】蔡英文吃遍全台小吃 水餃、甜不辣解決一餐 美:中國增兵部署 台失優勢 24歲科技人 老花眼了 大師作法凸槌,獨家/華航員工薪資年終超好康?機師爆:說謊成性,竟召喚出註生娘娘? 大愛 1枚肝救兩條命 FRIDAYS用餐 驚見大鼠搶食 明起新油價 療癒系早餐「班尼迪克雙蛋大早餐」夢幻醬淋 癌女掉髮 好市多逼換卡 馬桶倒灌噴糞水 管委會判賠37萬 直擊鳳頭蒼鷹 市區築巢 新北色科長電梯內襲臀女職員 遺孀活過來 爭產竟勝訴 「粉紅撿屍隊」專騙老榮民 勞動部資遣費舉例 加變乘 少算5萬 瘋買LINE貼圖 吸金僅次手遊 夏月電價 每戶平均貴110元 初代巨人少棒 45載重聚 半局攻9分 世界大賽逆轉奪冠 「水上花蝴蝶」提報流氓 脾氣火爆常失控 連親戚也不放過 巴黎恐攻火藥 險炸水蓮山莊 無牌司機載韓客 撞涵洞26傷 好賭欠債 婦拿刀自剁小指 掐昏男童 超商店長遭開除 全程戴套 嫖客竟然染菜花 【知識文】女性罹患菜花 致癌風險高 國小旁蓋化工廠 居民嗆中油滾蛋 童語言遲緩 當心聽力受損 杏林春暖:賴宗炫救不孕 52歲婦奇蹟產子 整雙眼皮 須量身訂製 《蘋果日報》網站 每天統計速報 5月12日 今晚開始鋒面接近 未來一周全台濕涼 酷夏就是要涼涼過 戶外室內必備降溫好物 【壹週刊】政院放行Apple pay登台 本土支付商挫勒 【壹週刊】千萬超跑肌肉男 速度快到警車追不上 【壹週刊】拚商機 全家有機複合超市天母開二店 【壹週刊】衝買氣 百貨找活屍特效妝吸客 【壹週刊】一鏟60年 老店的傳家寶靠這支 【壹週刊】柴犬Nana會講話 你家狗狗也可以 驚 立委2個月考察57次 辣蘋果:考察可以少排點(余艾苔) 蕭美琴槓徐榛蔚 考察淪鬥爭工具 選新北市長 賴清德試水溫 北市府出走潮 缺7高階主管 一周大事 5月8日至5月14日 林麗蟬台語溜 考慮總質詢全程講台語 馬國32名台嫌遣中 中方拒絕交由我方帶回 今天我最美 【健康問蘋果】防近視吃葉黃素 不如改這個 就係它!超火抗老 大家都在搶 玩滑水道趴著下 遭泳鏡割傷險失明 離心力太強大 貨櫃車過彎側翻 【有片】眼澀不只是眼睛疲勞? 如何紓緩看這裡 每天一圓仔:超滿足的圓仔 史上最大宗! 山寨迪士尼衣查扣7000件 小黑蚊大軍來襲 彰化市區也淪陷 巴西生撞破門就落跑 被逮後哭哭求饒 家人嘲沒路用 失業男鬱卒吞藥想跳溪 家將拆 高雄果菜市場居民怒吼 新人婚紗禮服上高鐵 雲林站首迎新人 對抗小黑蚊 5撇步報你知 竄改毒花茶產地 英國藍上游廠商獲輕判 女子開心吃蛋糕 內餡竟是用過的保險套 機票太便宜+網路發達 買春團擴張中 燈泡珍奶姐妹花爆紅 她卻煩惱這件事 肝血虛易眼澀 按穴飲茶助紓緩 別人飆車我飆爬 9秒完爬讓人驚呆 【法律問蘋果】兒打球撞斷朋友牙 家長怎麼辦 A3930 壯漢中風半癱 6歲女助復健 母謝97萬善款助兒復健孫讀書 蘋果慈善基金會捐款作業說明 昨日《蘋果》被發現的錯與批評 【有片】忠孝橋這次不歸柯P管 新北端鋼筋外露 民眾心驚驚
分享到 Facebook
分享到 Plurk
分享到 Twitter
辣蘋果:考察可以少排點(余艾苔)
2016年05月15日
更多專欄文章
本會期開議至今,HBL/小綠綠驚險擊敗南湖 教頭:想避永仁,委員會開了2個多月,國三女網購球鞋遭詐 險領光15萬念書基金,8個委員會居然排了超過50次的地方考察,輾斃警岳母 駕駛渾不知,也算是政權交接會期奇景了。立委身負法案、議案、預算審查,責任之重不在話下,難道除了考察行程外,沒有其他事情可以做了嗎?下鄉增添選舉籌碼過往立委議事效率不彰、形象不佳,才讓高舉改革的時代力量進入國會,才讓民進黨能拿下過半席次,好推動改革。也不能說新國會沒有做事,舉凡《公投法》、《集遊法》等重要改革法案,立委都積極審議中。
只不過,有人忙著審法案,卻也有人忙著四處考察,各地交通建設更是考察重點。立委帶著官員下地方去,若官員當面承諾重大建設,那對立委來說可是天大的面子,下次選舉,增了不少籌碼。
先匯集民意做功課只不過,除了考察難道不能做些別的事嗎?重大法案、政策,雖然新政府還沒上台,無法當面質詢新官員,但立委們總可以先開開公聽會,邀專家學者、社團、業界一起來討論吧?先匯集一些民意,不是更有利未來的法案、議案審議嗎?地方考察可以少排點。
有話要說 投稿「即時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