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與專欄 〉
蘋論:殺夫 長照 安樂死 焦點評論:歷史的再審判才正要開始(陳昭如) 捍衛謝文定不是這樣做(李中志) 小英總統言差矣(張國財) 南鐵東移案聽證的必要與疑慮(陳致曉) 名采集:到處尋找爸爸的孩子(賴芳玉) 蘋中信:從搬遷毛澤東紀念堂的報導說起(杭之) 《蘋果論壇》徵稿
分享到 Facebook
分享到 Plurk
分享到 Twitter
捍衛謝文定不是這樣做(李中志)
2016年08月16日
更多專欄文章
新政府兩個爭議的重要人事案,玖壹壹私事遭逼供 18歲才破處誰相信,駐新加坡代表與司法院正副院長,泡菜叉燒拉麵 鹹甘香辣女人迷,一周之內指派的三位人選紛紛自行宣布退出。然而,微博熱點:「李敏鎬像趙雲」專家:怎是奶油小生,此轉變止息紛爭的考慮居多,快訊/淡水線意外!石牌站男子捲入車下已無生命跡象,對任用邏輯的釐清卻幫助不大。江春男因酒駕引發爭議,辭職後紛爭可以告一段落;司法院副院長的爭議也相對單純,以被提名人林錦芳的司法改革理念不符外界期待為藉口退出,不失為一個止爭的好策略。但司法院長被提名人謝文定不能做如是觀。撤銷提名未解爭議戒嚴時期最後10年的重要政治事件,從中壢事件、美麗島事件、林宅血案到江南案等,身為檢察官的謝文定無役不與。辭去提名並沒有解決爭議的核心問題,加上新政府以轉型正義做為執政的重要價值,豈可簡單以退為進,把頭埋回沙堆裡?撇開人事的糾葛,恐怕現在才是釐清歷史真相的開始。
許多人或許誤解,認為只有在威權體制下冒死反抗的人,才有資格在民主轉型之後擔任公職,這並不實際。超凡入聖的人固然存在,但鳳毛麟角,又未必有專業能力。在威權體制下,只要是依法行事,便無可追究,不然就是另一波的政治清洗。
有無違法才是關鍵所以從舊官僚尋找有能力的人在轉型後的政府擔任要職未必不可,但除了專業以外,一個重要前提是不能有違法服務威權的紀錄。以納粹德國為例,法官檢察官成千上萬,但送上紐倫堡大審的只有16位。對納粹的受難者而言情何以堪,但這是法治國法律不淪為勝利者正義不得不的底線。我們對前朝檢察官的要求,不是他在檢察體系內承命參與了任何政治案件就必須永不錄用,我們要知道的是,他是否配合上意違法處理了這些案子。也就是說,若掌握了叛國證據,即便是以《戒嚴法》或《刑法》100條求處被告死刑,我們不能因後來時代與法律的變更而去責怪當時的檢察官、法官。相反的,不必說羅織證據置被告於死地,就算是只是無中生有用小罪干擾無辜百姓,配合上面演出,那就該負起與獨裁者共同的責任。民間團體一個多月來的質問,並未看到蔡政府積極調查,給外界一個清楚回應。如今總統府突然撤回提名,新聞稿中還強調總統認為「各界最嚴格的檢驗,許多批評不盡公平也並非事實。」言下之意總統對謝文定在威權之下的角色是有信心的,若是如此,為何總統支持謝文定求去?為何不親自捍衛自己提名人的名譽?以執政黨的行政資源,蒐集調閱當年的卷宗、安排謝文定與事件被告公開對質,應該都不是難事,為何捨此不為?卻繼續上演封建朝臣不如歸去的老套?這樣能捍衛謝文定什麼名譽?又能捍衛在威權下成千上萬戰戰兢兢在良心與專業之間求存的司法人員什麼名譽?
美國伊利諾州立大學教授
有話要說 投稿「即時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