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我還有一台尋呼機(印象中是數字型的),父截肢 弟失聰 少女扛責照顧,以及一台IBM的PC,全球經濟氣候好轉 本季指數近1年最佳,配有我理解不來的DOS作業系統,通緝犯探癌母 被逮無悔,硬盤不過40M,餐飲業前8月營收 創同期新高,在當時已經相當了不起了。我還為電腦配了台Epson出的針式印表機,揭發噁油 檢舉人變裝領40萬,帶有打孔的紙張經常會被卡住,然後一陣折騰。
據阿里巴巴網報導,一位入獄25年的獄友,在出獄後寫下了接觸新科技的感想。科技日新月異,與從前截然不同。服刑期間,我讀書不斷,閱讀口味也雜的很。但每當讀到科技類的文章,總有一種霧裡看花的感覺,看不真切,看不真實。不管我讀了多少,在我實際上手之前,卻總也不抓住科技的力量所在。比如,人們說什麼『瀏覽器』的時候,我就一頭霧水。為此我還讓我妻子給我定義一下什麼叫瀏覽器,按她的說法,瀏覽器就是一個能讓我上網的程式。我一臉茫然。
『螢幕上方的白色小方框不是瀏覽器嗎?我在上面輸入點什麼,就能透過Google找到了。』『寶貝兒,那是位址欄。』我在監獄待了25年有餘,還要再5個月才真正出獄,所以在很多人看來,我對科技該是有多麼地一竅不通。面對一大堆的基本資訊,我消化的有些吃力,這點我也承認,但要了解的東西是如此之多,我擔心能否掌握好必要的知識。『伺服器』我不知是什麼,也不知道如何讓我的內容被需要的人看到。
我的妻子一直以來用的都是微軟的產品,而我在閱讀中發現,蘋果的產品要容易上手的多。出獄當天,她遞給我一台iPhone 4S,之後的一個星期內,我們又入手了一台MacBook和iMac,我希望它們能無縫工作。但我妻子其實對蘋果的產品不是特別感冒,堅持在上面裝了一堆微軟的產品,這樣,我要是遇到了什麼問題,她也好方便出手搭救。
實際情況是,各種問題接踵而至,郵件、同步資料等,我都搞不定。我還記不住她給我準備的好幾個帳戶密碼。在我看來,每人只需一個帳戶和密碼就足夠了,但她卻堅稱那樣會給身份盜竊大開方便之門。我知道監獄裡也有不少這類人,於是就不好再和她爭些什麼了。
除Quora之外,我還用了其他的一些社交媒體來接觸更多的人,同時我還請了一位開發者來建設網站,希望能為我的工作吸引到別人的注意(註:他的工作是幫助獄中人習得技術、實現價值、獲得成功)。我希望能盡快實現我的目標,但囿於匱乏有效利用科技力量的知識,我只能亦步亦趨,謹慎行動。
我是1987年進的監獄。當時摩托羅拉出了一款大如磚頭的灰色大哥大(人們直接就稱呼它為『磚頭』),功能無非就是接打電話,連短信功能都還沒有。
關鍵字:
入獄
新科技
電腦
蘋果
iPh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