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要聞 〉
北京毀諾 釋法打壓港法治 逾2議員恐失格 懼港獨台獨合流 北京急滅火 本土派2議員 仍可再參選 電郵門不起訴 希拉蕊脫困 我護盤 國安基金5千億待命 「提亮五官」小心機 上班化妝少花20分鐘 選前重查電郵門 FBI聲譽重挫 川普超焦慮 不准幕僚睡 【美國大選專題】今投票希拉蕊勝算高 腰包藏盜錄機 加油工搞鬼 勿讓信用卡離開視線 環團前進福島實測 阻日核災食品輸台 蘋論:台灣人口斷崖 怕怕 司馬觀點:美國民主的苦果(江春男) 家長注意 遊藝場狼出沒 拐小孩 薪資中位數40853 低薪者變多 10月出口增9.4% 創26月來新高 台灣徵才困難度 高居全球第2 腰粗腳細 慢性病風險增 溫差大肚痛 腹主動脈瘤險爆 高雄低於25℃ 高血壓住院增39% 今至周五濕冷 北台下探18℃ 11月6日 《蘋果日報》網站每天統計速報 離譜警 盜上百證件抽獎 橋縫卡單車輪害命 國賠683萬 記者實測!「升溫變色發熱衣」發熱效果肉眼看得見! 6億威力彩 新北蘆洲1注獨得 鍊綑老母打斷腿 逆子判7月 「不會玩酒店妹」男被虧怒殺友人 冒國泰千金住喜來登 黃琪被訴 婦抱6月嬰跳樓 兒死母命危 垃圾堆拾獲400萬 裝潢工歸還 中藥房不能抓藥磨粉 上千藥商抗議衛福部擾民 反擊 黨產會加碼 凍國民黨帳戶 辣蘋果:黨產司法大戰(余艾苔) 扁能散步罵人 邱太三:心理仍有病 蔡料本周入住官邸 設陳抗區 唐鳳首談另一半「感覺命運交織」 今天我最美 焦點評論:共產黨陽謀下的釋法(劉細良) 當你心中只有校譽(苗博雅) 砍假把青年推入貧窮深淵(蘇子軒) 打破匹夫之勇的執法模式(陳俊宏) 蘋中信:值得警惕的兩岸新局(杭之) 名采集:面對抱怨 我們能怎麼做(賴芳玉) 《蘋果論壇》徵稿 A4060 癌父難捨5歲女 「盼奇蹟看她長大」 癌父收84萬善款 「減輕心中壓力」 蘋果慈善基金會捐款作業說明 昨日《蘋果》被發現的錯與批評
分享到 Facebook
分享到 Plurk
分享到 Twitter
腰粗腳細 慢性病風險增腰腿比逾1.8 不利代謝 宜多健走
2016年11月08日
更多專欄文章
養成運動習慣,中年翹臀珍 大素顏反回春,減小腰圍加大腿圍,季後賽周六開戰 蔡文誠嗆聲 只要4連霸,有助降低慢性病風險。林林攝【沈能元╱台北報導】粗腰搭配「鳥仔腳」的蘋果形體形,美量化寬鬆可能延退?匯豐估:短期美元大幅反彈機會不高,恐增慢性病風險。國內最新研究發現,女雙8強戰 謝淑薇要復仇,腰圍太粗、大腿圍太細,子宮肌腺症 改良手術 保留生機,將減少分泌促進代謝的有益蛋白質,一旦腰腿比大於一點八,罹糖尿病、腎臟病、癌症等慢性病風險,將較一般人增兩倍。專家提醒要降低慢性病風險,除飲食少鹽、少糖、少油,還要養成運動習慣以增加肌肉量。昨發表研究的台灣流行病學學會常務理事許光宏表示,人體老化會代謝變差,脂肪囤積腰部,少運動又使大腿肌肉量減少,將造成促進代謝的有益蛋白質「脂聯素」分泌減少,增加胰島素抗性,易引發內臟器官發炎、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另脂肪累積在頸部會導致頸動脈狹窄,增加中風風險。
許光宏說,一般認為胖子、腰圍過大易罹慢性病,但有些腰粗腿細的蘋果形身材,或產後婦女臀圍較大等,可能也是慢性病高危險族群;經3D全身立體攝影分析一萬一千多人發現,不分男女,腰圍大於九十公分、大腿圍小於五十公分、頸圍超過三十八公分,或腰圍除以大腿圍的腰腿比超過一點八者,罹糖尿病、腎臟病等慢性病風險較一般人高兩倍。
腎病熟男運動甩肉如一名研究個案為四十九歲男子,有高血壓、糖尿病病史,測量腰圍一百零一點六公分、大腿圍四十九公分,腰腿比為二點零七,近日發現罹慢性腎臟病,經半年減重、控制澱粉攝取量、提高健走次數,現已控制病情。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杜思德說,每人體形不同,研判慢性病風險不能只看腰圍,需以腰腿比為參考。杜思德表示,但預防慢性病最重要仍是縮小腰圍,腰圍粗代表內臟累積過多脂肪,易增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風險,建議每天做仰臥起坐三十下,如無法一次做到,可從十下開始慢慢增加,減少腹部脂肪。
應少鹽少糖多蔬果專長預防慢性病的衛福部台東醫院院長祝年豐說,首先應控制體重、避免肥胖,飲食少鹽、少糖、少油、多蔬果,養成一周運動五天、每天運動六十分鐘習慣,藉慢跑、騎單車、快走等運動增加肌肉量,才可避免新陳代謝異常。
從事腿部肌力訓練許光宏也建議可從事腿部肌力訓練,手扶椅背,單腳膝蓋彎曲,大腿向上抬起至與地面平行,維持一到二秒再換腳,雙腳各做八至十次為一個循環,每天早、中、晚各做一個循環,有助加大腿圍。
預防慢性疾病注意事項.男女腰腿比(腰圍÷大腿圍)應小於1.8,以降低糖尿病、癌症等慢性病風險.維持頸圍小於38公分、腰圍小於90公分、大腿圍大於50公分.平時可手扶椅背,單腳膝蓋彎曲、大腿向上抬起,盡量與地面平行,可訓練大腿肌肉並加大腿圍.每天做仰臥起坐30下,慢跑、騎單車或快走60分鐘,有助減少腹部脂肪.三餐飲食應少鹽、少糖、少油、多蔬果,避免體重過重、肥胖資料來源:許光宏教授、杜思德醫師、祝年豐醫師
有話要說 投稿「即時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