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中信:缺乏歧視識別的台灣教育(朱宥勳)

論壇與專欄 〉
     蘋論:菸酒電油公賣局     焦點評論:族群平等與反歧視法(高忠義)     蘋中信:缺乏歧視識別的台灣教育(朱宥勳)     小英總統能為國球做什麼(余宗龍)     致鄭麗君部長的一封信(倪國榮)     名采集:18歲可從事特種行業卻不能投票(林于昉)     《蘋果論壇》徵稿

分享到 Facebook

分享到 Plurk
分享到 Twitter

蘋中信:缺乏歧視識別的台灣教育(朱宥勳)

2016年06月15日

更多專欄文章

先來一個小測試:請用一句話定義「歧視」?近日,復發轉移新希望 乳癌新藥 延存活期,由於台灣民政府成員洪素珠羞辱榮民的事件,【快訊】全國最大機車現身西門町引圍觀,「歧視」罕見地成為熱門話題(而不只是知識份子小圈圈的語言匕首),叫潔雅拿100萬?!賣場肉搜啟動!,「反歧視法」的推動似乎瞬間成為朝野共識。但站在教育工作者的立場,特斯拉自駕又出包 車禍2傷,我認為這並不是一個光憑法律就能解決的問題。「歧視」這個行為,國防部博愛藝廊邀鐘永和展出 呈現海洋臺灣風情,本身帶有複雜的社會結構,這些可恨之人幾乎都有可憐之處,不先解決他們的問題,他們就會一直產生問題。而就算不談那麼遠的事,我們也至少可以想想:在現有的體制下,我們是否盡了足夠的努力,來阻止歧視的發生?就聚焦在一個具體的場域吧:一名在台灣出生,受過完整教育長大的孩子,有多少比率曾被好好教導「什麼是歧視」?台灣的孩子,可能是這樣長大的——在男孩成績不好的時候,父母罵他:「你再混,長大後是要當黑手喔?」在班級出公差的時候,老師說:「男生負責把椅子搬出去,女生負責打掃。」14歲那年,如果女孩交了男友,很可能被罵:「妳是要當妓女嗎?」而如果是男孩交了男友,他男友的父母可能會打電話來家裡,幫他跟父母強制出櫃。在課堂上,強烈的台灣國語口音會被嘲笑;就算政府喊著經濟上要「南進政策」,東南亞移民的後代還是得忘掉自己的語言,換上他人的舌頭⋯⋯盼從學校開始改變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無論其階級、族群、性別是強勢還弱勢,怎麼可能學會「不歧視地對待他人」的方法?
事實是,台灣的學校教育,本身就是一條肥大的歧視生產線。
因此,與其推動反歧視相關的法律,我更希望從教育體系開始正視這個問題。許多人喜歡談「品格教育」,但往往只是照抄古典時代的教條。對於現代民主社會來說,如果真有什麼非教不可的「品格」,那必然包含著「學習如何不歧視他人」。
因為在民主社會裡,每個人都有一部分的政治決定權,你對他人若有歧視,是很有可能轉換成實際的壓迫,使他人受傷的。而現代社會的複雜性又遠比古代社會高,想要達到這樣的「品格」,已經不是心存善念就可以做到的了,它還需要一定程度的知識訓練。
回到文章最開頭的那個小測驗,你能夠不假思索地回答出來最通用的答案嗎?
「僅僅因為一個人的身分或特質,就給予不公平的待遇。」所以,如果你說錯話被嗆爆了,這不算歧視。但如果因為你出身不好我就嗆你,這就是歧視。一份會計的職缺刷掉了沒有會計專業的人不算歧視,但同樣的職缺刷掉了身高170公分以下的人就算歧視。真要說起來,這些道理也沒有多高深,不過就是就事論事、公平待人而已。
洪素珠只算小人物
但你覺得台灣有多少比率的人口,可以輕易地分辨清楚?
更可怕的是,你可以猜猜看,在教育現場裡,包含師範大學體系的教授裡,有多少比率的人能夠通過這道簡單的測試?
這才是真正嚴重的問題所在。洪素珠不過是一個詐騙集團裡面的無名小卒,她確實惡劣,但她也不過是一個惡劣的小人物。比起整條每秒鐘都在運轉、都在傷害學生以及教導學生去傷害他人的歧視教育生產線,她是根本微不足道的問題。
作家、《秘密讀者》編輯委員
《蘋中信》作者群劉克襄、呂秋遠、郝廣才、吳惠林、馬維敏、胡晴舫、胡采蘋、平路、謝金河、何飛鵬、王浩威
有話要說 投稿「即時論壇」,

本篇發表於 未分類 並標籤為 , , , , 。將永久鍊結加入書籤。

回應已關閉。



台中包租公寓
扭力板手規格
貼身隨扈
彰化美睫課程
看房要注意什麼
舞台燈光
台南私人保鏢
大里美容課程
北區房屋包租
工作服訂製
商辦大樓是什麼
椰子汁
債務調解
中焙咖啡
電動工具專賣
北部支票貼現
辦公室照明燈
台中租賃物業管理
松山區 房價
限貸影響